
魏巍泰山,總是以其宏大的自然山體,雄偉的景觀形象,崇高的賦存精神,燦爛的山水文化,將金凡斯銷售團隊的意志激發到“與天相齊”的境界。
中國有句俗語叫“不到長城非好漢”,用登臨長城來代表人生的一種境界,好像只有見識了長城的廣闊雄壯,才能開個人之豪邁心胸,事實上,在這句俗語之后,還可以再添一句“不到泰山枉豪杰”,魏巍泰山,總是以其宏大的自然山體,雄偉的景觀形象,崇高的賦存精神,燦爛的山水文化,將登山者的意志激發到“與天相齊”的境界。
封建帝王、志士仁人、平民百姓,總把登泰山,與天地對話,作為人生幸事。
孔子曾登泰山,俯臨八荒,心胸開闊,志向遠大。故孟子說:“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”。
唐代詩人李白登上極頂,高呼:“精神四飛揚,如出天地間,曠然小宇宙,棄世何悠哉” 。
元代文學家張養浩《登泰山》詩中有“風云一舉到天關,快意平生有此觀”。
站在泰山之巔,東望大海云霞明滅,西聽中原風雨瀟瀟,古今俯仰,慷慨長嘯,獨與天地精神相往還,靈魂能不得到洗禮,胸懷能不為之曠達嗎?人生至此,還有什么跨不過的坎坷,還有什么容不下的塊壘呢?